2010年到底会怎么样?经历了两年以来“过山车”式的剧烈起伏,“预测房价”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没有人轻易给出论断。新年伊始,宏观调控呈现出又一轮调控声音,但银监会谨慎触及“叫停第二套房7折利率”的姿态,显示房地产业作为提振经济的中坚力量今年将不会遭遇扼喉之痛。
更有一位业内人士,在与“测波仪”制造商谈采购生意时,偶然谈及2009年的“铁公基”项目吸纳的四万亿投资之巨,仅从“测波仪”市场份额较2008年增长50%,就可以看出有多少基础设施建造采购了测量仪表。而测波仪的使用仅意味着,大量的公路、医院、铁路等刚刚走向接驳阶段,尚需要数年持续的投入才能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去看,近期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称,积极财政政策不能停步,否则会前功尽弃,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对2010年房地产形势持乐观态度的居大多数,但此乐观非彼乐观。经过2007年地王的狂热,2008年直落冰窖的惊悚,2009年梦幻般的逆转,“政策市”之下的资源配置控制力之强悍,使地产商不得不“量入为出”,走一步看一步。一个显见的例子是,万科王石近日又抛出“不管现在怎么好,这个泡沫总是会破的,中国的经济不仅要看今年、明年,还要看到十年之后”一说,却没有掀起2007年他说出“拐点论”时引来的雨点般的围攻。数年的大起大落,使得地产企业开始生发出“内求诸已”的真正动力,王石的话听起来刺耳,但自己的现金流却再不允许地产企业以接二连三地攻克“地王”证明“泡沫说”是子虚乌有。
预警的声音,伴随着“地产商”与“购房者”的彼此观望,时强时弱。但这对2010年上半年的房价,尚造不成即时影响。昂贵的土地,使得仅有少数地产商可以囤积土地,在土地拍卖现场,2007年通常竞拍者为三四十家,而2009年土地竞拍现场仅有十余家,土地越来越集中于拥有“海量现金”的大公司。即便是这些公司敞开供应,与此前数百家企业零星入市的总量仍无法相比。狭窄的供应让地产企业底气十足,拒谈降价。
也正是高房价的坚挺,使得消解可能到来的通胀压力、顾及民生成为2010年最需着力之处。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目标为“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而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旨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房地产供给惠及中低收入,从政府的管理预期已然上升到相当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理解为资产泡沫化呼声越来越显著之际,各级政府应以更大幅度的“转移支付”,推动“住房保障”真正挪动脚步。捂暖民意,或是房价一飞冲天之际,普通民众能从资产价格飙升中获得实际补偿的一个平衡之策,做多做少不要紧,但毫无作为,干说不做,在2010年就会不及格。在这个“平衡之中”,地产商出于“企业公民”应当在“住房保障”中有多少作为,无论从高房价现状,还是对“政治周期”的预期,都不应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