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信息网房产频道,武鸣房地产专业网络平台

武鸣三月三歌圩首页 >> 2010年 >> 正文

2010年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侧记

———2010年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侧记

县委书记杨维超为为雄狮点睛。(尹宗浩 摄)

60米大道人潮如涌。(尹宗浩 摄)

节庆的锣鼓敲起来。(尹宗浩 摄)

抛绣球比赛现场一瞥。(尹宗浩 摄)

空中飞人。(尹宗浩 摄)

人流熙熙攘攘的美食街。(尹宗浩 摄)

来自英国的外宾与城厢镇三小的小歌手亲切交谈。(尹宗浩 摄)

  在武鸣县居住了近20年的白丽珠(左)女士向专程前来观看中国壮乡歌王大赛的朋友介绍歌手们演唱的内容。(尹宗浩 摄)

广西著名主持人匡继、李桑主持歌圩活动开幕式。(尹宗浩 摄)

广西电视台壮语节目主持人卢晓媚为开幕式作壮语翻译。(尹宗浩 摄)

舞蹈--《水赞》。(尹宗浩 摄)

蒙海泊等表演乐队弹唱《布壮生活红似火》。(尹宗浩 摄)

刘薇娜表演独唱《敲打幸福》。(尹宗浩 摄)

来自泰国的演员在表演舞蹈《蜡烛舞》。(尹宗浩 摄)

著名演员谢斌、陈春燕在演唱《走进三月三》。(尹宗浩 摄)

著名歌手罗宁娜表演独唱《赶圩归来阿哩哩》。(尹宗浩 摄)

武鸣籍歌手李结珍演唱原生态歌曲《孤独鸟》。(尹宗浩 摄)

程露影表演独唱《灵水赞》。(尹宗浩 摄)

唐红林表演独唱《敲起竹杆跳起来》。(尹宗浩 摄)

申志颖、黄剑红表演男女对唱《相见嫌时短》。(尹宗浩 摄)

何豪顺、蓝益翠表演男女对唱《三月情歌》。(尹宗浩 摄)

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演员表演杂技《飞翔》。(尹宗浩 摄)

小品《成功移山》。(尹宗浩 摄)

广西艺术学院学生表演《壮乡酒歌》。(尹宗浩 摄)

明年“三月三”我们再相见。(尹宗浩 摄)

  春风酿暖雨初过,春满田畴绿满坡。
  试向黄林林外望,三三佳日好花多。
  ……
  100多年前的“三月三”,当武鸣廖江(今武鸣县罗波镇境内)沿岸的壮家儿女们身着节日盛装,端出醇香的糯米酒,唱起热情的迎客歌时,清代壮族诗人韦丰华不禁诗情大发,写下有名的长诗《廖江竹枝词》。
  100多年后,又是一年“三月三”,仍是细雨纷飞,春风送暖,田畴披绿。4月14日至21日,武鸣县成了欢歌笑语的海洋,人们载歌载舞迎接这个壮民族最盛大的节日。

歌圩 白天唱到夜晚


  清光绪年间的《武缘县图经》有记载:“答歌之习,武缘仙湖、廖江二处有之,每三月初一至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足可见当时歌圩的盛况。
  4月16日晚歌圩开幕舞台上,壮乡儿女把骆越古韵演绎得悠远神奇;黑瓦翘檐、绣球飘逸,动人情歌和风悠远;鼓声雄浑,歌声嘹亮,壮乡欢歌和谐欢乐……当日的灵水岸边,首届中国壮乡歌王邀请赛如火如荼地进行。清澈灵水映衬着台上深情对唱的阿哥阿妹,台下绿荫掩映处,几位老人也激情亮嗓……
“三月歌圩歌满天,阿哥阿妹赶圩忙;你唱我对欢歌起,手牵手来情意长……”17日华灯初上时分,一对青年情侣手牵手赶往今年歌圩的亮点--印象夜歌圩场地时,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入夜,和风细雨把夜歌圩点缀得流芳溢彩,浪漫多情。波光焰影中,清亮水灵的原生态山歌穿越夜空,穿越古今--
  传说最初的歌圩起源于龙母祭祀活动。很久很久以前,龙母赡养了一条小龙蛇,并为民治百病……小龙蛇为报恩,选择特殊日子答谢。为了祭祀龙母,壮族先民也选择在每年三月三隆重祭拜,以山歌传诵龙母,聚集成为“歌圩”。如今,壮乡武鸣境内有歌圩点28处,多于农历三月举行。
  当夜歌圩结束后,尽管雨仍淅淅沥沥,群众依然恋恋风情。在一处对歌点,几位老人伴着细雨,用山歌歌唱生活……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樊祖荫颇有感触地说:“我不大懂壮族山歌,但一看那其乐融融的场面,就觉得歌圩有历史记忆、种族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民俗   呼唤回归民间

  今年歌圩的千人竹竿阵,融入了铜鼓、蛙人、师公舞、壮族服饰等壮文化元素。16日,县城兴武大道上鼓声轰隆、竹竿阵阵,一千多名壮族男女排着整齐的方队,在近千米长的竹竿阵内欢乐起舞。被欢乐气氛感染的来宾们,也纷纷加入到竹杠阵中,整个场面气势磅礴、人声鼎沸。
  竹竿阵中,一位白发老外努力地抖动双腿很认真地跳起竹竿舞。他叫尔尼,来自英国,已经是第二次参加歌圩。尔尼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在广西生活了4年,曾去过恭城参加瑶族盘王节,去马山参加黑山羊节……“广西的山歌美,竹竿舞、抛绣球、抢花炮,有特色”!
  当晚开幕晚会结束后,记者再次从兴武大道走过,伴随零星雨点,惊讶地发现整条大道竟仍然传来阵阵竹竿声!不少群众趁着夜色,自娱自乐跳起竹竿舞……几位妇女带着孩子一起跳。阵阵“咚咚哒”的竹竿声,伴着群众的欢笑声,在夜色苍茫中余音不绝……

传承    不能仅是“记忆”

  在热闹欢腾的抢花炮现场,草坪一个偏僻角落传来很有节奏的锣鼓声。记者循声望去,只见几个穿着道公服饰的法师在进行有趣的民俗展示:他们在地上按三行三列摆放9个碗,碗边用五色纸装饰,碗内放入蜡烛做灯芯。安放好“花灯”,便开始“踩”了。先是慢踩,口念“平板”、“马过街”。随之节奏加快,口念“金板”。最后蹦跳--鲤鱼跳龙门。边踩边唱:“东方九朵清莲花……等到来年春三月,和风吹又动,春风吹动又发芽”……
  73岁的主持陆英汉告诉记者,他们是县锣圩镇板新村的农民。这种民俗叫踩花灯,通常在祭祀、丧葬、祝寿时表演。每年“三月三”他们都自发来县城展示。每次都是悄然而来,匆忙而去。
  在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的记忆里,马头镇庙口村的骆越庙遗址已是一片芳草凄凄。“三月三”文化源自祭祀文化,而如今,祭祀等一些传统民俗已不复存在。
  前来参加“三月三”活动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也回忆起1992年,美国财团请他们去鉴定一批水墨画,有50多张。经鉴定是清光绪年间武鸣县姓赵的道公家祠堂供奉的画。他感慨道,壮乡一些民俗文化应该加以保护,否则文物流失了,民间文化便极易随之消亡。
  歌圩,也同样在萎缩。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广西有歌圩1000多个,目前依然活跃的不到200个。从武鸣走出来的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韦苏文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的记忆里,以前的歌圩主角都是年青人,现在基本上是“九个老太八颗牙”在唱了。
  歌本,是歌圩传承不可缺少的载体。72岁的老艺人蒙永生给记者讲述了他收集民歌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感人故事:马头镇一个叫苏鼎崇的老人,农民出身但有点文化,平时很喜欢抄山歌。他的手抄本山歌有好几百首,还专门教年轻人唱。直到80多岁,还一如既往地手抄、传授,直到早几年去世……
  中国民族大学教授徐万邦认为:“民歌需要走进课堂,让本民族的孩子传承自己的文化。壮乡山歌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不妨尝试与普通话结合搭桥,让外界能像接受其他少数民族歌曲一样传唱。”
  的确。在骆越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寻找的不仅是“记忆”,更需要传承一种文明。  

责任编辑:wmxx

热点信息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