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仍集中火力讲一件事。”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就对记者表示,今年上会他最关注的还是房地产问题,将再提保障房融资制度。而截至昨天,记者了解到,不少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都聚焦房地产。房地产再成“两会”关注热点。
不少代表、委员关注高房价
从2010年4月以来,三轮调控政策直指高房价。在今年“两会”议案提案中,不少代表、委员的建议也直指高房价。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就在提案中建议制定房地产市场反暴利法。宋林飞认为,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反暴利,是为了保证投资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蔡继明则向媒体公布了一份《用自住性商品房解决房地产难题》的提案。蔡继明表示,长期以来遏制房价的政策之所以收效甚微,不乏“房地产市场逐步变为投资和投机者的乐园”,扭曲了房地产行业的社会属性的原因。而要使绝大多数居民可以通过商品房市场获得与自己购买力相适应的住宅,就要通过一个新的突破口:让自住性商品房成为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主体,约束炒房行为不能涉及用于自住的中低端商品房。为此,蔡继明建议,政府将房地产的关注点从需求端转向供应端,明确地将70%的住宅用地规划为自住性的商品房,并规定此类商品房只能发放自住性房产证,不能用于交易。
保障房吸引保险资金兴趣
在关于房地产的提案中,保障房也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李稻葵此前表示,保障房通过收取房租,可以形成地方政府的良性资产,因此资本市场会感兴趣。目前来看,这一论点已经有了最新的例证:险资对保障房建设的热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裁杨超在此次拟提交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建议,应尽快出台险资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及管理的相关细则。杨超建议,由保监会、住建部等部委牵头,出台有关细则,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在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实现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另据报道,杨超还透露,中国人寿已与北京、福建等多个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险资投资保障房建设。
无独有偶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也在提案中建议,利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挥保险资金改善民生的作用。马明哲表示,利用保险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收益。
分析人士认为,全国今年将开建1000万套保障房、今后5年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无疑让敏感的险资看到获利空间。
■ 对话委员
●对话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松海
国企应做开发租赁房的典范
作为房地产研究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松海这一次又带来三份关于房地产的提案,分别围绕实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绿色节能房屋换装业和完善规范商品房租赁市场三个主题。3月2日晚,记者与刚抵京的郭松海委员进行了一段简单对话。
新京报:这次针对商品房租赁市场提出建议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郭松海(以下简称“郭”):住房市场应该是买卖和租赁并重的事情,但从实际情况看,租赁方式被边缘化了。在保障房供应结构中,各地在近两年来大力建设公租房是完全必要的,但存在着滞后性等问题。所以需要盘活大量存量住房,增加租赁市场供给。
新京报:你提出要引导开发企业变单一的销售方式为租售并举的经营方式,这似乎不能完全依靠企业的责任感,还要有实际的利益吸引房企。
郭: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开发商身上流着道德的血液。那么,这部分有责任的开发商就应该投入进来,租售并举,而不应单纯盯着卖高档房挣大钱。对于开发商来说,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市场是动态变化的,例如现在市场成交量跌得很厉害,不好卖了;如果有一定比例的租赁房,就还可以获得资金。
另一方面,国企、央企背景的房地产企业应该做表率,企业性质决定了这些企业应该有更多的责任担当。
新京报:你这次提出住宅性能认定的建议,这个话题似乎不是那么热门。
郭:我在这个建议中讲了一个几十年前的相声:一个年轻人在楼上脱鞋,砸地声吵得楼下老人睡不着觉。隔音降噪是一个很基本的住宅性能。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类似这样的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住宅开发不能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否则也容易引起邻里不和等社会问题。很多人住豪宅体会不到住宅性能认定的重要性,所以感到有必要提出来,并且建议要从法律层面予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