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也是一个江湖,既然有买房需要,所以购房者必须要到这个江湖走一走。俗话说: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虽然是句笑话,但买房子这事一不小心真能被“忽悠”了,所以买房也需要技巧,特别是砍价的能力。在买房的过程中,一些购房者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砍价绝招,虽然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不妨一试。
杀手锏:学会“摆谱”
人物:王女士
王女士是地道的沈阳人,20年前她就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房子很便宜,买第一套房的时候也没像如今这样费劲。
20年过去了,第一套房已经到了岁数,正面临被拆的待遇。但王女士住惯了皇姑区,工作、生活很方便,所以王女士打算在附近再买一套大一点的 二手房。
买二手房免不了要跟房产中介打交道,跟中介打交道,王女士不止一回两回了,弟弟、妹妹买房时,王女士都参与了其中,对买房也算“轻车熟路”。王女士是个细心的人,买房前,她分别以买方和卖方的身份咨询了几家房产中介,之后王女士得出了一些窍门:扮演成买方,中介就说 房价没涨,现在买正是时候;换成是卖方,中介就说房价有点涨了,买房的人多着呢。中介习惯性地拉拢着买方或卖方,做中介的,各有一套“忽悠”手段。
经过半个月的咨询打听,王女士相中了离北陵公园不远的一套80平的二手房,楼层四楼,房龄10年,园区保持较好,王女士十分可心这套房子。但是在中介陪同一起看房时,王女士却故意表现出了似冷非冷的态度,而且一直抱怨房子离上班的地方有点远。于是中介一再强调交通便利、生活便利等优势。走之前王女士告诉中介,价格贵,回家再商量一下。该房子挂牌价是35万,王女士明白房主要价肯定低于35万,中介想在里面赚差价。
王女士虽然表面冷淡,但心里却很着急,次日中介打来电话咨询考虑得如何,王女士依然表现出了不紧不慢的态度:等等再说。为了让中介先松口,王女士找来妹妹假扮买房要看那套房,结果妹妹看后挑了房子一大堆毛病并给出了30万超低价。中介一看没有买的诚意,便再次给王女士打了电话,“您过来我们再商量商量”。通过王女士的花样“摆谱”,最终花了33万把房子买到了手,前期的良苦用心也算有了回报。
杀手锏:拉关系套近乎
人物:张小姐
张小姐是外地来沈的大学毕业生,一贯能说会道的小张没想到买房时还真就占了便宜。小张大学时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文采很好的她是班干部,并且加入了校学生会,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自不用说,而且大学期间的一次辩论赛,小张荣获了最佳辩手。生性活泼和开朗的她,人缘非常不错。毕业工作了两年多,小张和男朋友开始着手买房子。
两人四处奔波了近一个月,然后筛选出了位于西二环附近的三个楼盘,通过第一轮电话咨询之后,小张最终锁定了重工街附近的一个楼盘,该楼盘当时正处于开盘热销阶段,均价3800元/平。小张没有选择周末去看房,而是周四请了半天假来到了项目售楼处。来之前,小张已经上网了解了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并预备出了要咨询的问题。下午1点半左右,小张二人来到了售楼处,一位帅哥接待了他们。
由于男朋友性格内向,所以交流的任务多半落在了小张的身上。售楼员刚一开口,小张就问:“帅哥,外地人吧?”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小张和售楼员都来自鞍山,该售楼员工作不到一年。小张抓住了老乡的特殊性,一个劲地“套近乎”,最后连同上一所小学都打听了出来。该楼盘开盘期间优惠,贷款享受98折,但小张的目标是再打个98折。“论年龄,我比你大,我们又是老乡外加同学的关系,再给便宜一点”,小张开始了砍价攻势。但售楼员口风很严,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第一次看房小张没有下结论,留着悬念走了。两天后,小张带着冒充同样想买房的一个朋友去了售楼处,还是那个售楼员,小张表现出了朋友也想买房,于是售楼员非常认真地接待他们。小张一边聊着一边拿出海南特产椰子糖“犒劳”售楼员,整得帅哥脸红扑扑的。又是一番死缠烂打,售楼员吐口了,条件是两人以上购买。小张而后的几天就四处发帖子并在该楼盘论坛上呼吁,结果“团购”还真成了。最后算下来,小张省下了约4000元,也算一笔不小的数目,小张和那位售楼员还成了朋友,好事多磨。
杀手锏:静观其变
人物:李先生
李先生是2008年楼市调整的受益者。李先生是一家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每天浏览沈城各大报纸是他的习惯。李先生已有一套住房和一套门市,生活过得十分殷实,再买一套房留给上初中的儿子是最好不过了。所以,2008年开始,他也关注起了房地产。李先生不仅看报纸,而且上网搜索楼市信息,当各大报纸和网站都在用调整、动荡的词汇时,敏锐的李先生也看出了点门道。
2008年夏天,李先生家附近新盖了几栋楼,该楼盘位于浑南新区,李先生认为将来的发展潜力很大,打这之后,李先生十分关注这个楼盘,隔三差五打电话咨询。终于在2008年年底之际,该楼盘开始发售,起价4000元,李先生认为,楼市动荡期还卖这么贵,再等等看。
由于整个市场不景气,该楼盘开盘后确实销售情况欠佳。而在2009年3月份的春季房交会上,该楼盘打出了3888元的价格,并且一万抵两万,李先生感觉到是出手的时候了,于是借助春季房交会的优惠买了一套房,跟4000元/平相比,李先生没费一点气力少花了两三万,看来,这买房也得瞅准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