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获评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公布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武鸣区申报的“壮族‘三月三’民俗”项目入选。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人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1980年,武鸣民间三月三协会开始在城区政府所在地举办,1985年命名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节,2003年复名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2005年改名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2011年扩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2014年11月,壮族三月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长期以来,城区党委、政府精心谋化,组织开展好“壮族三月三”各项活动,经过41年的打造、提升,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活动已成为广西三月三节庆的标志性文化品牌,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历史最久的民族歌圩。
“土得亮丽、俗得精萃”是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节的最大特色,通过举办骆越祭祖大典、广西歌王大赛、山歌对唱活动、壮族服饰大赛、师公戏大赛、五色糯米饭等“非遗”美食的制作技艺大赛、千人竹竿舞、千人广场舞、千人武术展演、抢花炮比赛、抛绣球比赛、民间竞技等40项具有壮民族特色的接地气活动,加上融入壮家美食、土特产展销等经贸活动,使“三月三”节日呈现出“表演活动万人空巷,经贸活动盛况空前”的火爆场面,整个节日活动参与群众及国内外嘉宾达20多万人。
唱山歌是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武鸣区成立了山歌协会,各镇也成立山歌分会,各村(社区)屯成立了山歌队,传承发展壮族三月三山歌会员10000多人,每月29日定为“月歌圩”,以城郊结合部的江滨路为主歌圩,各镇村为分歌圩,村村寨寨人山人海,到处是歌海,处处是歌声。
同时,武鸣区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国家、省级、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和非遗传承人命名认定,南宁市武鸣区划入壮族歌圩文化(南宁)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和保护,截止目前,城区共入选涉及壮族三月三的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7项,其中国家级1项、自治区级19项;公布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人,其中国家级1人、自治区级6人;建成县(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8个。
为增强壮族“三月三”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力度,多年来,武鸣区还组织民族文艺辅导员、壮族三月三代表性传承人等,开展文化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以文艺展演、文创展示、美食品尝、有奖问题等多种形式,让大家从味觉、视觉、听觉、触觉全方面感受民族文化艺术魅力,使壮族“三月三”传承保护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关阅读:
- (2021-11-15 11:30:20)
- (2021-11-14 12:00:20)
- (2021-11-11 11:41:29)
- (2021-11-10 14:24:56)
- (2021-11-10 14:24:14)
- (2021-11-09 11:24:54)
- (2021-11-09 11:24:24)
- (2021-11-08 11:42:25)
- (2021-11-04 11:14:03)
- (2021-11-03 19:39:44)
- (2021-11-02 12:14:00)
- (2021-11-01 11:31:22)
- (2021-10-30 12:50:01)
- (2021-10-29 13:56:14)
- (2021-10-28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