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马鲶鱼——“舌尖上的武鸣”系列报道之二
灵马鲶鱼是武鸣区灵马镇的一道本土佳肴,也是武鸣乃至整个广西饮食产业的一个传统而又响亮的品牌,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2013年,《灵马鲶鱼制作技艺》被公布为第五批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武鸣区香山大道旁的壮家人美食馆目睹灵马鲶鱼的制作过程。“灵马鲶鱼讲究原汁原味、柴火灶烧制。制作第一步是备料,选择约1公斤左右的野生河鲶鱼切成块,准备与鲶鱼等量的土制水豆腐,备好西红柿、鲜葱杆、本地花生油、食盐、酱油、味精、淀粉、八角粉、黄酒、豆瓣酱、辣椒酱等适量配料;第二步是用柴火灶煎炒,用花生油分别把水豆腐和鲶鱼块煎成外表金黄;第三步是用焖炒,把煎好的水豆腐和鲶鱼块一起倒入锅中,加入适量西红柿、酱油、黄酒、淀粉等配料并盖上锅盖用柴火灶焖炒3至5分钟;第四步是加入鲜葱杆拌匀后即可起锅食用。灵马鲶鱼对伤口愈合有很大帮助,其营养价值和食疗药用价值都很高。”灵马鲶鱼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宝书的弟子何秋敬说。制成的“灵马鲶鱼”色香味俱全,吃起来香甜爽口、嫩滑不融、肥而不腻,是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鲶鱼是名贵的营养佳品,它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很高,强精壮骨和延年益寿是它独具的亮点。每天来我们美食馆吃饭的客人几乎每桌都点这道菜。”壮家人美食馆厨师曾师傅说。
灵马鲶鱼的故事耐人寻味,《武缘县经图》记载:武缘人自古有食鲶鱼之风俗,味道以水豆腐焖鲶鱼为优。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居住在南(宁)百(色)小道上的灵马圩头住着一户朱姓贫苦人家,某日父亲从田间捉回一条野生鲶鱼,用豆腐和鲶鱼一起焖成一道令全家人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当地村民纷纷效仿制作,鲶鱼焖豆腐逐渐成了当地人宴请宾客的佳肴。而真正令灵马鲶鱼声名鹊起的是一个见义勇为的救人故事,民国时期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有一个过路的外省货车司机在灵马境内的山路上翻车受了重伤,一户朱姓人家把受伤的司机救回到家中疗伤,用土制水豆腐焖鲶鱼招待伤者,不久后伤愈的司机认为恩人用鲶鱼救了自己,他把鲶鱼视为天物,此后司机每次路过灵马必停车拜访救命恩人,逢人就说灵马人的义气和鲶鱼的美味,众多司机一传十,十传百,“灵马鲶鱼”逐渐香名远播,驰名八桂。
灵马人在南宁至百色的过境公路两旁陆续开设灵马鲶鱼饭店。据统计,最辉煌的时候灵马镇公路两旁汇聚了将近60家灵马鲶鱼饭店,仅饮食一项每年给灵马镇带来100多万元的税收。如今,灵马鲶鱼扬名区内外,以灵马鲶鱼为主打菜起家经营的饭店在区内外总数近500家,经营“灵马鲶鱼”店的农民一年创收达1亿多元。
(图/文 黄敬隆)
相关阅读:
- (2019-07-01 10:21:32)
- (2019-06-27 10:17:01)
- (2019-06-27 10:15:23)
- (2019-06-21 11:03:58)
- (2019-06-17 12:03:01)
- (2019-01-31 11:25:12)
- (2017-12-11 10:35:30)
- (2017-12-07 11:29:18)
- (2017-12-05 10:39:10)
- (2017-11-08 13:24:24)
- (2017-09-10 10:39:33)
- (2017-08-18 12:30:52)
- (2016-07-26 16:30:57)
- (2015-04-23 09:47:16)
- (2015-04-01 15:39:26)